销售热线
工信部30日发布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具体有哪些部署?
《“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制定125项重点领域国家标准;工业APP突破100万个等。
当前,“软件定义”已经成为驱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硬件设备比如智能手机每增加一个软件,就会增加一项功能,相当于对智能手机这一硬件重新定义。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说,《规划》在释放“软件定义”创新活力和驱动力方面作了部署。
江明涛介绍:“随着‘软件定义’理念得到广泛的实践,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定义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已经为我们所耳熟能详,进入产业化推进的阶段。《规划》部署了深化软件定义任务,设置了‘软件定义创新应用培育’专项行动。”
工业软件是现代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灵魂”,也是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引擎。今年1—10月,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902亿元,同比增长20.9%。对于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规划》也提出了多项任务要求。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软件产业处处长王威伟说:“引导用户企业开放工业软件应用场景,推动应用单位与工业软件企业深度合作。鼓励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成立软件公司,整合行业资源,聚力攻关工业软件。”
数据目前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25%左右。在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作出三方面部署,分别是建立数据价值体系,健全要素市场规则和提升要素配置作用。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说,我国将制定数据要素价值评估框架和评估指南,“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数据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制定数据要素价值评估框架和评估指南,在互联网、金融、通信、能源等领域开展评估试点,总结经验、开展示范。”
在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方面,各地积极开展了探索。比如,广东、江苏等地率先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圳、上海、贵州等地纷纷出台数据条例,北京成立了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也成立了数据交易所。谢少锋说,接下来将发展数据市场运营体系,“推动建立市场定价、政府监管的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鼓励企业参与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创新数据交易模式。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处置、应急配置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