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
4月初,位于莱讷河畔的德国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市,春景宜人,充满生机。但在此地举办的2025年汉诺威工业展,却在美国“对等关税”靴子落地的阴霾中,略显冷清地落下了帷幕。
这个被誉为“全球工业界风向标”的盛会创立自1947年,见证并推动了世界工业领域技术的发展。不过,随着通用电气(GE)等工业巨擘缺席,加上近年欧洲制造业萎靡不振,其声势已大不如前。
2019年,汉诺威工业展参展商规模达到6500家,访客数量21.5万,疫情结束后的2023-2024年,该展览参展商数量锐减至4000家,访客数均约为13万。
2025年的第77届汉诺威工业展,在3月31日-4月4日的五日内仅接待了12.7万的访客,参展商逾3800家。就参观人数而言,汉诺威工业展远不及同在这座城市举办的国际农机展,2023年,后者的观众数量达到了47万。
“来了四年,人一年比一年少,展位花了40万元,明年想干脆不来算了。”一家做储能设备的中企向界面新闻抱怨,由于国内业务利润率卷至只有个位数,该公司不得不探索欧洲市场。但“万金油”汉诺威工业展的获单率不高,不如参加更专业细分的展览。
另一家做连接器的中国厂商描述今年的展会非常“萧条”,很多德国企业没有参加,中企撑起了一大片江山。
根据官网信息,在今年3832家参展商中,来自中国的企业有945家,占比约25%,仅次于东道主德国的1229家。
今年汉诺威工业展的主题是“赋能工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议题为人工智能(AI)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同时重点关注数字平台、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氢燃料电池、机器人等话题。
2025年汉诺威工业展的欧盟展台,讨论主要聚焦提高欧盟工业竞争力、能源转型等话题 拍摄:戴晶晶
本届汉诺威工业展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车加征关税等政策生效,故而政治色彩格外浓厚。
“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冲击全球经济、贸易和供应链、投资和技术。”3月30日,即将离任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汉诺威工业展上致开幕词,旗帜鲜明地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如果美国让我们别无选择,就像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一样,欧盟将作为一个整体做出回应。”朔尔茨说,欧洲的贸易政策口号是:我们开放,但我们不天真,将继续与全球尽可能多的伙伴进行自由贸易。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即展会的第三日,特朗普进一步签署行政令执行全面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从4月5日起对所有进口美国商品征收至少10%的关税。
加拿大是本届汉诺威工业展的官方合作伙伴国。朔尔茨在开幕词中声援加拿大,“不是任何人的州,是一个自豪、独立的国家”,这对应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加拿大应该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的言论。
AI出尽风头
尽管经济前景危机重重、展会人流量欠佳,但国际工业、科技巨头依旧布置了大面积的展台,向世界展示自身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其中,AI是重头戏。
西门子于去年推出了面向工程的首款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这款明星产品在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展斩获了有“工业界奥斯卡奖”之称的赫耳墨斯(Hermes)技术革新奖。
Industrial Copilot是首个针对全价值链(从设计规划、工程实施,到运营管理和服务支持)的工业环境采用生成式AI产品。例如,借助该助手,工程团队可使用母语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生成控制代码,据估算,这能使SCL(结构化控制语言)代码生成速度提升约60%。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主席霍尔格·汉塞尔卡教授在评价Industrial Copilot时指出,AI为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如果应用得当将是提高生产力的工具。
针对AI在制造业和生产的应用,艾默生在其展台进行了一场讨论。这家来自美国的老牌工业巨头在今年继续展出了电气设备、能源管理和Movicon工业软件平台等产品。
“生成式AI发展到现阶段,企业普遍已提升了对AI的认知,但在实际应用上各公司的进展参差不齐。”艾默生的工业AI工程总监阿尔文·阿罗拉(Arvin Arora)认为,AI的效果高度依赖于具体场景、任务类型、数据质量及信息完整性,企业需要将业务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AI指标。
阿尔文·阿罗拉同时表示,AI必须与现有流程、系统、设备及核心业务负载无缝集成。此外终端用户即便对AI感到新奇,若日常工作中缺乏实际效益,也不会真正使用,这需要证明AI能带来明确商业价值。
2025年汉诺威工业展的西门子展台,Copilot已嵌入生产、经营等流程。拍摄:戴晶晶
在AI的推动下,科技企业侵入工业世界的进程加速了。
步入“数字生态系统(Digital Ecosystems)”展区的15馆,迎面而来的就是亚马逊云科技(AWS) 1400平方米的巨大展台,环形的LED屏上循环闪动着“专为工业人工智能打造(Built for Industrial AI)”的标语。
谷歌云与AWS相似,均在本届汉诺威工业展上重点展示了针对工业用例的云技术,以及为合作伙伴提供的解决方案。
亚马逊云科技(AWS)展台"Built for Industrial AI"的标语 拍摄:戴晶晶
数字孪生依然是汉诺威工业展一项热门的技术。
罗克韦尔自动化跟随西门子、施耐德等“前辈”的脚步,在本届展览会上推出了其新的数字孪生平台Emulate 3D Factory Test,旨在测试工厂自动化工具的复杂性,包括机械和电气过程、机器人和设备行为模型。
罗克韦尔软件和控制高级副总裁Matheus Bulho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该平台推出,制造商现在可以在安装单个设备之前以更高的精度和效率测试,迭代和优化他们的自动化系统。
施耐德展台今年展出了一个“循环制造园区”,其中运用数字孪生技术 拍摄:戴晶晶
氢能应用落地
今年的汉诺威工业展继续在“工业能源(Energy for Industry)”展区单独开辟了一个氢+燃料电池区域,500多家参展商展示了氢能和燃料电池在工业生产中的多功能性,以及产业链上的相关技术与产品。
博世(BOSCH)展出了包括氢气生产用电解槽在内的的最新氢燃料技术,包括搭载了两座Hybrion 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模块化集装设备。
西门子除了主展台以外,还在氢能展区展示了Copilot设计氢能工厂的路径,以及了“氢能性能堆栈”,后者与西门子数字商业平台Xcelerator相关。
“我们在不同工具产品中预先设计了氢能标准,并公开分享,告诉人们如何通过这些标准提高氢能工厂的生产力和优化程度,尤其是当您想要生产绿氢时。”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过程自动化首席执行官阿克塞尔·洛伦兹(Axel Lorenz)对界面新闻表示,西门子可以在线模拟电解槽的运行情况,帮助客户进行预测。目前使用的电解槽在技术发明上还很新,没有长期的历史数据,因此模拟优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氢+燃料电池区域 拍摄:戴晶晶
虽然氢能源成本相对高昂,制约其商业化发展,但使用氢燃料电池的越野车、无人机等应用场景,已在汉诺威工业展上得到了兑现。
“问的人挺多的,大家都很好奇氢动力无人机。”展会上,中国企业协氢新能源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这是他们第二年来参展,还带来了风冷氢燃料电池和制储氢产品。
该工作人员介绍称,轻量级的氢动力无人机续航高于锂电池,可应用于物流吊装、光伏板清洗、低空物流等领域。
同样吸睛的还有全球首款氢动力越野车Extreme H Pioneer 25的预览,将参与氢动力越野世界锦标赛Extreme H。Pioneer 25由法国公司Spark Racing Technology设计和制造,搭载了Symbio的氢燃料电池。
参与本届汉诺威展会的英国绿色氢能公司GeoPura,负责为该项赛事开发氢燃料补给基础设施、并在高性能条件下部署实时电源解决方案。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该辆车计划在今年10月正式发布。
世界首款氢动力越野车Extreme H Pioneer 25 拍摄:戴晶晶
中企的存在感
虽然中企参展数量高达900多家,但整体在汉诺威工业展的存在感仍不强。类似制造传感器或连接器的中企,往往聚集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各家企业的差异度,展台氛围不及热闹的国际大公司。
但对于这些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怎么通过展会“刷脸”以及争取客户才是首要目的。比起出风头,它们更想了解行业趋势。
“我去转了一圈,只有西门子那边的展馆人比较多。我也去看了西门子的copilot,但不太明白是什么。”一家做连接器的中企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说。
另有一家做连接器的中企负责人已经参加了十几届汉诺威工业展。他认为,出海欧洲需要建立品牌价值,通过展会等形式与潜在客户建立熟悉感和信任度,才有机会将市场打开。
除了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华为、阿里云、国家能源集团、上海电气等知名企业也奔赴汉诺威参加了展会。
据上海电气消息,展会期间,上海电气总额达成了36.37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合作签约,项目覆盖德国、英国、法国、埃及、赞比亚等10余个国家,重点围绕绿色低碳、智慧基础设施、高端制造三大核心主题。
汉诺威工业展现场上海电气的展牌 拍摄:戴晶晶
此外,来自中国3D打印制药企业南京三迭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三迭纪),在西门子展台展示了其3D打印药物技术及其在数字化制药领域的成果。
图片来源:三迭纪
展台上备受瞩目的“花瓣结构”的药物,基于三迭纪3D微结构胃滞留技术平台开发,外观呈胶囊状,经口服进入胃部后吸收胃液溶胀,展开成花瓣形态。由于药物尺寸大于人体幽门直径,能滞留于胃部,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增强疗效。
面对地缘政治带来的关税等风险,多家中企都告诉界面新闻,正在计划在欧洲当地建立仓储中心或办事处。
“匈牙利可能是一个相对较好的建厂地点,”一家中企说,除了政局稳定,以及用工、能源成本低以外,匈牙利还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
也有企业因为观察到部分客户的研发投资停滞,担心欧洲市场难有机会。事实上,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也已经连续两年GDP萎缩。